提醒:点这里加小编微信(领取免费资料、获取最新资讯、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!)

19.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,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(    )     A.说服法           B.榜样法         C.陶冶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.锻炼法 

20.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,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,从   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(    )

A.常规管理         B.平行管理       C.民主管理          D.目标管理  

二、2011年重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填空题

(本大题共20个空,每空1分,共20分,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。  

21.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,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非教育化制度的过程。  22.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____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;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____   。 

23.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、他人的影响、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。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华生_____。  

24.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___。 

25.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教育影响____。  

26. 198911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《儿童权利公约》,体现这一《公约》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:儿童利益最佳原则、尊重儿童尊严原则、___尊重儿童观念与意见_____原则、无歧视原则。

27.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规定:“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_____受教育权_____,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。  

28.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_职业角色的多样化_____。  

29.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:对学科的研究、_____对学生的研究、对社会的研究__________。 

30.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,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分组形式为_____分组教学制_____。  

31.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,是实现_____学生全面发展_____的过程。 

32.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称为_____形式型策略_____。 

33.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上课_____。  

34.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_____交往_____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。

提醒:点这里加小编微信(领取免费资料、获取最新资讯、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!)